新津:绘就未来蓝图——2023年最新发展规划解读
在成都的西南一隅,新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,正逐步成为成都市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,随着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,新津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,2023年,新津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、更加清晰的战略定位,绘制了最新的发展规划图,旨在打造成为成都南部新兴的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高地。
总体规划:构建“一核两翼三片”发展格局
新津的最新发展规划,首先着眼于构建“一核两翼三片”的发展格局。“一核”即以新津主城区为核心,强化城市功能配套,提升综合承载力,打造政务服务、商业贸易、文化教育中心;“两翼”则分别指向东翼的梨花溪文化旅游区和西翼的天府农博园,通过文化旅游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,形成新津的两大特色产业集群;“三片”则是指在高新区新津片区、梨花溪生态宜居片区以及岷江创新城片区,通过差异化发展,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城市功能区。
产业升级:打造“3+3”现代产业体系
在产业升级方面,新津将重点打造“3+3”现代产业体系,即做强做优以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为支柱的三大主导产业,同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、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。
- 智能制造:依托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津园区的平台优势,引进一批高端制造业项目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形成以智能装备、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产业集群。
- 新材料:发挥新津作为成都新材料产业基地的潜力,聚焦高性能纤维材料、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,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。
- 生物医药:利用新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优势,发展生物医药产业,特别是中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,打造全国知名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。
- 数字经济:依托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建设数字产业园区,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,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。
- 现代农业:以天府农博园为载体,发展智慧农业、绿色农业,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。
- 现代服务业:围绕文化旅游、健康养老、金融服务等领域,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服务业项目,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综合服务能力。
交通枢纽:构建“铁公水空”立体交通网络
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,新津的最新发展规划中,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被放在了重要位置,通过构建“铁公水空”立体交通网络,实现内畅外联、通江达海的目标。
- 铁路:加快成都外环铁路、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,提升新津的铁路运输能力和效率。
- 公路:完善成眉高速、成雅高速等高速公路网,推进新津至眉山快速路等项目,构建便捷高效的区域公路交通网络。
- 水运:依托岷江黄金水道,发展水上旅游和物流运输,打造岷江港城,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内河港口。
- 航空:积极对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,规划建设新津通用航空基地,发展低空经济和航空旅游。
文化旅游:打造“梨花之乡·天府农耕”文化品牌
新津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,特别是以梨花溪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,在最新发展规划中,新津将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,打造“梨花之乡·天府农耕”文化品牌。
- 深化梨花溪文化旅游区开发,举办梨花节等特色文化活动,吸引国内外游客。
- 推进天府农博园建设,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和成果,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。
- 保护和利用好新津的历史文化遗产,如古渡口、古桥等,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。
-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,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演艺项目,提升新津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。
生态环境:建设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示范区
新津深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,在最新发展规划中,新津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建设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示范区。
- 实施岷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,保护好岷江这一母亲河的生态环境。
- 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工程,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公园数量,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。
-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,推广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使用,减少污染物排放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